Loading...
  • 精神健康服務先行者 - 利民會
    精神健康服務先行者 - 利民會
  • 利民會 (綜合職業復康服務中心)單張擺放位置
    利民會 (綜合職業復康服務中心)單張擺放位置
  • 零售區
    零售區
  • 護理室
    護理室
  • 工場
    工場
  • 手工藝房
    手工藝房
  • 休憩區
    休憩區
  • 告示牌
    告示牌
  • 小賣部
    小賣部

精神健康服務先行者 - 利民會

利民會源於英國,於一九八四年在香港成立,為一間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利民會為國際利民會連繫會員機構。國際利民會總部設於英國,乃一世界性之連繫網絡。由分佈世界各地、抱有推動精神健康、社區照顧等共同目標之非牟利機構組成。

註冊社工Julie說:「成立初期我們引入英國運用的社群式治療法協助康復者可以在社區穩定地生活,在1984年開辦首間自負盈虧的中途宿舍『蔭苑』,讓康復者可以更快的融入社區,過著平等、大同及包容的生活,利用這種模式亦令精神病患漸漸地認識自已、如何和家人相處及藥物的管理,可以在沒有醫護人員監護下學習食藥的依從性,希望他們穩定地重新投入社區生活。」

 發展初期,利民會以中途宿舍服務為主,到1987年開辦第一所由政府資助的中途宿舍 - 環翠之家,其宗旨是希望促進社區精神健康及照顧服務,亦為精神及情緒受困擾的人士提供支援及復康服務,結果非常成功及得到各界支持。

翌年成功和廣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合作,成為香港最早期將精神健康服務引入國內的機構,起初主要服務對象多為病患者家屬,開辦各類服務型的組織,以往利民會主要角色是提供建議及開創新服務,時至今日合作依然維持進行,不過會投放更加資源於前線工作。

創新服務 各界支持

高級業務經理Sally說:「利民會主要服務都是紮根香港,踏入90年代首創開辦綜合職業復康中心 - 新翠實業社,主要服務對象是精神病患者及智障人士,工場主要承接貨品加工生產,例如著名品牌『3M』更是多年來全力支持新翠實業社。」

「加工的收入會每月支付津貼給他們,和外面工場的工人一樣,同樣需要遵守工場規矩,準時上班、落班打卡、遲到沒有勤工獎,還有自行搭車上班下班,午餐亦是自費的,但是他們在這裡工作只是屬於訓練的一種,所以沒有退休制度,所以只要他們願意及有自理能力就都可以一路做下去。」

 Julie繼續說:「利民會現在有三大主流服務,包括宿舍服務、職業復康服務及社區支援服務,另外亦會因應服務使用者不同的需要而新增服務,例如我們在2008年自資開辦「展望熱線」,為受金融海嘯打擊或其他問題而有情緒困擾的人士提供情緒支援,因當時沒有任何機構專門做情緒上的支援服務,我們唯有挺身而出,及後發覺這類型服務有延續的需要,時至今日服務已改名為「即時通」,亦有一些家屬服務,包括利民家庭學社、天糧網、利民健康農莊及食物銀行等不同服務。」

「踏入2009年與九龍醫院合作營辦 - 紅棉社,是以會所模式運作的社區復康服務,以會員制的康復者自行營辦,所有事情都是他們自已處理。這個服務原創於美國,現時在歐美、澳洲及東南亞這類型的服務都非常成功。翌年社區精神健康服務重整為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起初是試辦模式,及後試辦成功服務已經恆常化,現在社區中心已改名為友樂坊。」

Sally說:「利民會現時有很多服務項目都沒有政府資助,雖然很有需求及口碑,但都在艱苦的情況下維持經營,希望可以得到社會人士各界的支持,從中可以得到基金支持或商業機構贊助以延續這些有意義的項目,2019 將會是「利民會」成立35周年會慶,希望服務可以更進一步,可以繼續為社會共融盡一分力。」

生命影響生命 - 朋輩支援員阿強

朋輩支援員阿強:「幾年前,當時我需要定期回港島東區醫院覆診,有駐院護士害怕我經常收埋自己,會變成宅男,所以轉介我去開始參加友樂坊的活動。因家族遺傳,自小已經有對污糟的恐懼,到了中學時期病情更加嚴重,會令我時常情緒緊張及思考能力變差而影響學業,之後到了和女朋友分手,令病情加速變壞,求醫後確診証實患有強迫症。」

「當時病情非常嚴重,經常會手震及心跳,令到身體情況很差。現時回想起,當初病情很早出現,但礙於當年社會環境,不想被標籤為精神病患者,所以遲遲不願意去看醫生,一直維持了數年,如果當初可以及早求醫的話,相信現時的情況可能會更好。」

「參加利民會後,在社交方面確實幫助了我很多,一般病患者很少留院接受治療,慶幸有這類型的社區支援服務,可以協助我們這些情緒病患者可以慢慢的重投社會。自從加入利民會後,我積極參加各類活動,近兩年得知友樂坊聘請朋輩支援員,需有復康經驗的人士協助,用自已的經歷去幫助別人,我認為可以用我自身的經歷去幫助其他人,以生命影響生命,而我很幸運地受聘加入工作直至現在。」

Julie讚揚阿強說:「阿強曾經在宿舍服務,發覺宿舍的使用者經常早出晚歸甚至不回宿舍,令大家很擔心,便和委員會商議開了一個Whatsapp群組,讓宿舍職員和使用者可以更有效聯繫,當使用者未能準時回來,便需要用Whatsapp通知職員已經服藥,更可以在晚上回宿舍途中互相傾談解悶,令大家的工作輕鬆不少。」

談到未來的計劃,阿強說:「我不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首先會檢討自已及改變現時的情況,對精神病或傷殘人士我都希望可以為社會做些事情,令外界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因為自小很喜歡做科學上研究的工作,但礙於家人的反對始終沒有機會,因為他們感覺我很蠢鈍或想逃避工作,這是一個最難忘的事情,所以很希望未來可以做一些發揮創意的工作。」

無障礙需要人人多行一步

最後阿強和我們分享了一些對香港現時的無障礙設施的看法:「香港很多舊式建築物都沒有無障礙設施,好似我現時居住的興華村,從地鐵站回家的路上會發現有很多石級,一般老人家會行得很辛苦,另外行人天橋亦非常狹窄,經常會出現擠塞的情況,不太適合輪椅人士通過,如遇上心急的人,他們會衝過去,很多時會撞到一些老人家,對比外國的無障礙設施,他們地方較大甚少高樓大廈,所以無障礙設施都比較好,相對於香港地少人多,想興建多些無障礙設施會比較因難,但希望可以繼續改善,追上外國。」

 Sally補充說:「近幾年政府的社會規劃已經會更注重無障礙設施的建設,例如房屋處和建築處都有很多新指引,亦加強了公眾宣傳,如剛拍攝了一輯廣告,希望一般人可以讓傷殘人士或有需要人士優先使用的升降機。事實上,很多人士都會濫用無障礙設施,希望未來政府可以加強社區教育,人人可以禮讓設施予有需要的人士使用,人人多行一步。」

Julie接著說:「非常同意Sally的說法,最重要是加強社會的公民教育意識,希望每個人多出點力及多發聲,令到現時的無障礙設施運作得更好,同時我亦見到政府現時都有鼓勵機構聘用殘疾人士,給予每位殘疾人士兩萬元增添輔助設施,但是很多機構都沒有申請,因為資助太少未必足夠添置器材或改裝地方,另外批核的時間亦太長,令到很多有心的機構望而卻步。」

「我認為環境氣氛及配套非常重要,對於無障礙設施,很多人第一時間只會聯想到輪椅人士,但是還有很多各種的傷殘人士,例如視障及聽障,現時還有很多部份的無障礙設施基本上仍需要別人協助使用,說不上真正的無障礙設施,另外還有視障及聽障的無障礙設施相信非常缺乏,希望未來可以多利用活用科技去將不同無障礙設施優化,令到多一些傷殘人士受惠。」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利民會的服務或活動,請瀏覽 http://www.richmond.org.hk/

 

 

Source: Free Guider

Related tags - 利民會,新翠實業社,Free Guider 利民會,新翠實業社,Free Guider



Message

User Picture
Message box
My picture
Message box
Next 衝破障礙「一同夢」起行

Successfully added to the collection

My Tag

Login

Please log in before proceeding with this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