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戲院】香港戲院首設聽障、視障輔助 院商:最缺乏是片源
- [HK01]可有想像過,有一天自己可以和視障或聽障的家人朋友,一起入戲院看一場《Dead Pool》,重點是「一起」——他們就坐在你旁邊,大家跟著光影一起爆笑、一起拿紙巾?......
可有想像過,有一天自己可以和視障或聽障的家人朋友,一起入戲院看一場《Dead Pool》,重點是「一起」——他們就坐在你旁邊,大家跟著光影一起爆笑、一起拿紙巾?
香港UA院線本月於青衣及銅鑼灣影院,開始提供聽障與視障輔助裝置借用服務,為本地首間視障聽障人士的無障礙戲院。院商坦承,即使有耳機輔助,「片源才是難題」,例如視障人士需要口述影像支援,本地一直匱乏;他們期望透過影院踏出第一步,令身障人士睇戲的需求被注視,讓口述影像這類支援才能更趨普及。
由看影碟到踏入戲院
看電影DVD的時候,有時會發現內藏一條聲道,有旁述員形容畫面的每個細節,這種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就是讓視障人士無障礙睇戲的方法。現時香港盲人輔導會替16套港產片製作口述影像DVD,由最古舊的《唐山大地震》到近年的《一念無明》、《點五步》、《危城》、《五個小孩的校長》、《奪命金》及《單身男女》等都有。
除了看DVD,另一個方法是參加不定期舉行的現場觀影活動。本地視障人士組織會舉行電影會,請口述影像員來現場「開咪」講戲,視障者也可以感受一起看戲的氣氛,這類活動較多在活動室等舉行。可以再「真實」一點嗎?有時在慈善贊助下,視障團體會在戲院租場舉行觀影會。
戲院的「無障礙」,並不局限於輪椅座位設施;讓不同種類的殘疾人士「易達」戲院的需要,在外國漸已成風。本月,香港UA院線於青衣城及銅鑼灣戲院的House 2,增設視障與聽障輔助儀器的借用服務,成為本地首間視障聽障人士的無障礙影院。
付按金$100可租耳機睇戲
娛藝(UA)院線董事總經理黃嗣輝指,自2011年開始,平均每季都與香港盲人輔導會舉行一次口述影像的觀影活動。他認為長遠需要支援殘疾人士,可如其他影迷一樣,如常入戲院看戲,這才是真正的共融,「要普及,無法每次都用現場口述。」現時影院增設兩款為視障與聽障人士借用的耳機,支援他們現場看戲:
視障輔助:若電影版本有提供口述影像聲軌,可配帶耳機,同步收聽口述影像錄音頻道;
聽障輔助:使用助聽器的人士在啟動「T Mode」後,可透過儀器收聽電影原有聲道,具放大及集中電影聲音的效果,亦可避免助聽器擴大影院的其他雜音(如爆谷聲、冷氣聲等),影響觀影。
輔助設施現只設於兩間影院的House 2使用,毋須租金,但借用時需付按金$100及填寫表格。
黃嗣輝指,現時本地的視障人口約17萬、聽障人口15萬,戲院提供輔助設施,不單方便殘疾人士,亦可讓他們與家人朋友一起入場睇戲,「好似老人家做了白內障手後,一家人都可以出到街。」以往,身障的影響及至一家:「家有視障或聽障人士,往往會令整個家庭的活動能力減低。我們希望做了這件事,讓他們可以跳出屋企的生活圈,出街食飯睇戲。」
「無障礙戲院」在外國漸成風氣,亦走得更前。澳洲昆士蘭政府在2014年推出「戲院共融」計劃,由政府補助4間連鎖戲院增設口述影像與隱藏字幕服務,讓視障與聽障人士在戲院欣賞電影更加普及。另亦立法,要求電視台增設口述影像頻道。
娛樂「無障礙」亦成為科技界的議題。去年有初創公司推出手機應用程式Actiview,一個App同時有擴大音源、口述影像、隱藏字幕及多國語言翻譯等功能,讓視障與聽障人士可直接用智能手機輔助看電影。此App去年10月在美國推出,現時共支援5套電影,包括動畫《玩轉極樂園》(Coco)及《讓我心呼吸》(Breathe)。該公司網頁指出,此技術亦可應用於劇場、運動場及收看電視節目。
香港缺乏口述影像片源
黃嗣輝表示,影廳在播放電影時釋出不同聲軌,支援不同身障人士的需要,技術上並不困難,去年測試系統時亦找來香港盲人輔導會與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給予意見。要克服的其實是內容——即片源,尤其現時本地缺乏電影口述影像服務,「這是雞與雞蛋的問題。」現時的情況是,院商會問,電影沒有口述影像聲軌,為何要增設相關播放設備?電影公司會問,沒有播放渠道,為何要製作口述影像?就在「大家等緊大家」的狀態下膠著,「不如做套儀器出來,戲院有工具可用,行咗先。」
他續稱,現時美國大型電影公司有為影片製作英語口述頻道,但來港上映時,正因本地戲院沒有播放上的支援,故亦不會提供此聲道,「錄製過來都有成本」。其實,本地更大的需求是廣東話口述影像,認為若港產片在編劇或拍攝時,已有製作口述影像的概念,如將導演或編劇在拍攝時給予演員的闡釋輯成口述影像劇本,將更事半功倍,透露現已有電影人與他們洽商合作。
以商業模式推動
在英國及澳洲等,政府都有透過立法規定電視台提供口述影像頻道。黃嗣輝指,對於戲院的「無障礙」政策,現時香港透過立法來推動的是輪椅座位,因屬於設施上的安排,較易處理。然而,視障人士的支援如口述影像,涉及內容創作,現時政府的取態是透過電影發展局等游說業界,「我揣摩政府用商業模式去推動也是對的,因為這是整個產業鏈的問題……不是每套片都有口述頻道,(立法)對戲院不公平。」
營造「共融」為社會風氣,可能才是推動的最大誘因。配帶耳機看電影,情況有如用耳機聽即時翻譯,分別在於,處身寂靜的影院,如果聽到旁邊的耳機聲音,影迷有何反應。黃嗣輝指,在測試過程中,的確有因應耳機「漏聲」的情況嘗試多個模式,才最終敲定現時推出的方案,如耳機型號、指定影廳等。他認為這是一個互相適應的過程,明白彼此的需要,就是共融的氣氛。
Source: HK01
Website: Original URL
Author: 謝慧心
失明人士,視障,聽障生活,殘疾人士,戲院,電影
Next 輪椅族出遊好難?小鮮肉日常引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