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MVP】人流成長十倍!北市府公園處處長用 2 招,讓公園變得好好玩
- [Yahoo 新聞]「以前的公園都空蕩蕩的,現在每天都很期待走去看擠滿市民的遊樂場。」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以下簡稱公園處)處長黃立遠一開口,興奮地說著台北市公園的轉變。......
「以前的公園都空蕩蕩的,現在每天都很期待走去看擠滿市民的遊樂場。」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以下簡稱公園處)處長黃立遠一開口,興奮地說著台北市公園的轉變。
過去幾十年來,台北市超過 800 座的公園,除了例行性的維護、裝修,最多就是把老舊的磨石子溜滑梯改成塑膠遊具。但現在台北至少有 28 座公園,不僅融入地方特色,還做到「對全民友善」,例如坐輪椅的身障者也能玩的盪鞦韆、大人小孩都能一起爬的攀岩網等。
這項工程,是黃立遠上任不到一年就做出來的創舉。
不能只想著安全、好執行,翻轉傳統思維推動改革
2016 年 3 月,黃立遠接任處長的一開始,就抱持著「要以民眾角度去思考施政」的思維,首先找來特色公園聯盟(以下簡稱特公盟)的成員,針對他們反對「塑膠型罐頭式遊樂設施」的想法,進一步了解他們的訴求和建議。
他發現,過去的公園建造,習慣以大人視角看待公共設施,加上業務執行壓力,才會出現主打「安全、便宜、好執行」3 大好處的罐頭式遊樂場,長期漠視兒童的意見,「孩子不愛去公園玩,寧願在家滑手機,是因為遊樂場從設計階段就有問題。」
事實上,保證安全只是基本門檻,遊樂場的意義,是為了兒童身心發展而設計,如果能在遊戲中提升五感體驗,有助孩童日後的智能發展。
為此,黃立遠一改過去由上而下指揮的工程思維,在設計階段邀請專家學者、職能治療師、公民團體參與討論;施工階段則讓身障者跟小朋友試玩,從他們的回饋中調整成適合親子、對所有人都友善且有益的遊樂設施,像是坐著輪椅也能玩的沙池、增加觸感體驗的波浪狀紋理溜滑梯等。
「與公民團體對談,展開由下而上的討論,有助於解決施政盲點。」從結果來看,2016 年底完工,為全台首創的共融式遊樂場榮星花園在改造前,周末頂多 200 人造訪,現在一天至少湧入 1000、2000 人,人流相較過去成長了 10 倍,這 28 座共融式公園,成為各縣市取經的對象。
帶員工感受市民正向回饋,激發部屬思考民眾真正需求
但要做到這一連串的創新作為,並獲得市民認同,背後其實歷經了一番改革。黃立遠發現,擁有 48 年歷史的公園處,在他上任前竟只有訂出 3 項作業流程,過去多達 1700 位員工,依循的都是技工老師傅的智慧,工作方法靠的是口耳相傳,因此處理方式不僅因人而異,各項業務的控管品質落差也很大。
因此,黃立遠決定重新建立制度,協助第一線工作人員將多年來累積的現場經驗文字化,像是公園巡查要注意哪些細節、發現問題時要如何做判斷、遇到設施損壞的處理步驟等,3 年內明定 220 件以上的 SOP(標準作業流程)。
另一方面,為確保大家能依照 SOP 做事及帶人,前提先做到開誠布公,改變以往資訊對外封閉的做法,將場地借用一覽表、工程進度、施政報告等,在公園處官網上一併揭露。
「愈公開透明,愈沒有弊案溫床的空間。」黃立遠說,接下公園處至今,不曾出現過弊端,主動提供施政內容讓民眾了解,人民就成了最好的監督者,甚至比政風單位、廉政署把關得更嚴格。
此外,讓員工感受市民的意見,也能激勵大家更努力思考人民需要什麼。黃立遠認為,比起公開表揚、獎勵,讓同仁親赴現場,感受公園改造後帶給孩子的歡樂、市民的正面回饋,反而成了絕佳動力來源。
「公務員理應是最貼近人民的角色,管理心態當然必須跟上民間的腳步,照顧民眾需求。」
Source: Yahoo 新聞
Website: Original URL
台北市,公園,轉變,輪椅,身障者,盪鞦韆
Next 輪椅族出遊好難?小鮮肉日常引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