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輪椅框框】推「無障礙郊遊路線」 行山網主:傷殘人士有接近自然權利
- [立場新聞]行山網站「綠洲Oasistrek」開站13年,記錄了300多條山徑的資料,可說是行山者的「天書」。......
行山網站「綠洲Oasistrek」開站13年,記錄了300多條山徑的資料,可說是行山者的「天書」。
不過,有一樣事情難倒網主羅榮輝(Teddy),「有些輪椅人士查詢,如南丫島路線有梯級嗎?我答不上,因為我印象中可能知道八成地方沒有梯級,但我不知其中一成,某個位就有些猶豫,我回答不到他」。
Teddy認為,傷殘人士亦有「接近大自然的權利」,遂決定製作「無障礙路線」專題,介紹適合他們的郊遊路線,「他們都有這樣的權利,找不到資料,又沒那麼容易去到,我就很想寫一個專題,可能10條、8條(路線),讓他們容易去到」。
輪椅學生Andrew十分歡迎「無障礙路線」計劃,這讓輪椅人士突破局限,跳出「一般人認為我們做不到的框框」。
但要完全「無障礙」郊遊,亦非易事。
兩次實地考察郊遊路線
「綠洲Oasistrek」自2004年7月開站,提供300多條行山路線資料,包括難度、交通、所需時間等。網站不時收到輪椅人士查詢行山路線資料,例如路線是否適合行動不便或輪椅人士、當中有沒有梯級,Teddy行山經驗雖豐富,可不會留意到這些細節,難以回答網友的問題。因此,Teddy幾年前已計劃於網站內製作「無障礙路線」專題,介紹適合傷殘人士郊遊路線。
雖然政府已於西貢北潭涌及香港仔郊野公園等設置傷健樂園,提供傷健人士康樂設施,如輪椅徑、燒烤場等,但Teddy認為傷健樂園與市區的公園差不多,希望能發掘樂園以外,更能接近大自然的路線。
Teddy暫先以輪椅人士為專題對象,近月正式「開工」,與輪椅人士進行了兩次路線實地試路,第一次試行是在今年4月,Teddy與一位輪椅人士試行城門水塘路線,另一次則在5月,Teddy與推動傷健共融的組織Wheel Power Challenge合作,與兩名輪椅使用者及一眾義工試行元朗雷公田至清潭水塘路線。
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與輪椅人士一起「探路」,Teddy才發現不少容易忽略的細節。
首先是交通接駁問題。Teddy平日行山,只考慮路線、簡單的交通接駁,以為無障礙路線亦只須留意路線有否石屎路、平路等,但輪椅人士要顧及的細節多得很,尤其是交通配套,如港鐵站哪個出口有升降機、有否附有輪椅位的巴士到達起點、下車位置有否石壆,「未必只考慮行山路線是怎樣,地鐵怎去巴士站,他們會想到,我想不到,因為他們有經驗」。
Teddy與記者來到城門水塘,Teddy指著城門水塘入口處一個車閘,他說,健全人士可繞過車閘從旁走過,輪椅人士只能被「拒諸門外」,「有時很小的事,就會令他們行得很不順暢」。
另外,一般郊遊人士輕易可到涼亭歇息,輪椅人士卻不然,「有時未必有梯級,就這樣一個石壆,他們入不到就是入不到」。
我們走到一個燒烤場,路旁竟泊了不少私家車,有一輛車正正「頂著」一條斜台,會妨礙到輪椅人進出,「星期日更誇張,這裡泊了很多,會『頂著』,他們不會理會別人」,可能司機亦沒為意阻礙到輪椅人士的路,「我以前也不會留意,當我開始多留意才注意到」。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也會成為輪椅使用者郊遊的障礙,要發掘適合的「無障礙路線」,得花點氣力。
行山? 輪椅學生:「得個望字」
20歲的輪椅學生Andrew參與了5月的元朗雷公田試行。Andrew今年讀中六、正等候中學文憑試放榜,自小患有成骨不全症(玻璃骨),5歲半開始坐輪椅,現在每次只能站立10至15分鐘,步行最多3分鐘。行山對Andrew來說,「得個望字」。
資訊不足,亦令輪椅人士對郊遊卻步。Andrew說,主流媒體的行山資訊多為健全人士而設,針對傷殘人士需要的資訊少之又少,「他們忽略了(傷殘人士的需要),或者他們標籤了輪椅人士根本是不用行山,或者行山只是一些健全人士的專利」。
眼前的Andrew皮膚黝黑、手臂肌肉結實,原來他不時會游泳,亦曾是香港乒乓球殘運代表隊員,代表香港出戰2014年世界青少年運動會和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等比賽,早前因應考DSE而暫停練習。
今次試路,是Andrew第一次「行山」,即使他有運動員底子,出發前仍十分擔心:擔心輪椅氣輪胎會爆、有否足夠健全人士協助、路線會否很陡斜,「市區行兩小時和山上行兩小時,是兩回事」。他又擔心體力不支,「行得完4.4公里?」朋友得知他要行山,都開玩笑說:「你講大話,你吹水,輪椅都行到山?」
跳出框框 「傷殘不一定是弱者」
Andrew說,當天的路程大部份都是石屎路,路面有不少樹葉和泥, 要耗用額外體力控制輪椅,對輪椅使用者來說「唔好行」,途中又遇上大雨,大家要化身「雨傘戰隊」,撐傘趕到公廁避雨。起點和中途又有斜路,需要義工協助推動輪椅上斜落斜。Andrew說Teddy十分細心和有耐性,不時會為他們推輪椅和撐傘。
Andrew終能完成行程,這才發覺自己過慮了,原來「四個轆」的輪椅也可漫遊郊野。
Andrew認為「無障礙路線」計劃可讓輪椅人士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在山上,Andrew從另一角度觀賞香港,眼界大開,「望到元朗、錦田、甚至深圳河那邊,我覺得這個景很靚,第一次行山,是我第一次由這個角度去望,原來在山上看樓宇、商業中心,角度不同了,真的很靚。元朗、錦田我去過、常常去,第一次在山上看新界西北!」
他又說,「無障礙路線」計劃可促進社會傷健共融,「這理念是好的,正如我所講,我們跳出了一般人認為我們做不到的框框,讓我們可涉獵更多不同方面,行完山會有一種滿足感,之前的憂慮都沒有了」,「長遠來說對傷殘人士改觀,傷殘不一定是弱者」。
他鼓勵其他傷殘人士不要被既有的框框限制自己,因為只要選取適合的路線,再配合少許輪椅技巧和義工協助,輪椅人士也可親近大自然,「的確我們傷殘人士有些局限,但問題是,我覺得不要被局限令自己哪兒都不去、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試」。
「不介意多行些路 最大concern『有路畀我行』」
Teddy表示,待秋涼後會繼續試行和發掘無障礙路線,而Andrew也歡迎大家郊遊時留意有沒有適合的無障礙路線:「我不介意我比別人多行些路,但最重要是我行得到。你明白嗎?拉遠一點,我不介意比平常人付出多點,但我最大的concern是『有路畀我行』」。
綜合綠洲網、Andrew和Wheel Power Challenge的意見,無障礙路線應包括以下條件:
- 路面質素要好,石屎路比較合適;
- 路線寬度要足夠讓輪椅通過;
- 行山路線要有清楚指示;
- 沿途須設有無障礙洗手間,而非流動廁所;
- 交通方面,要有無障礙公共交通工具(如低地台巴士、鐵路等)接駁起點和終點。
Andrew提醒輪椅人士郊遊時。要注意以下的地方:
- 要有足夠體力;
- 需要足夠人手陪伴;
- 出發前要先檢查輪椅裝備。
Source: 立場新聞
Website: Original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