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靜觀減壓 |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自我關懷的方法(一)
    靜觀減壓 | 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自我關懷的方法(一)
  • 靜觀–痛而不苦,「靜觀」定義為「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覺察當下此刻,藉以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
    靜觀–痛而不苦,「靜觀」定義為「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覺察當下此刻,藉以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
  • 靜觀要持續地每天練習
    靜觀要持續地每天練習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過程,對家屬的身心都構成很大的負擔。照顧者除了要學習在患者病情的不同階段的相關知識和照顧技巧外,亦要經常打醒十二分精神確保至親安好。患者在各方面的能力減退亦令家人間相處的壓力倍增。面對著熟悉的至親漸漸變得陌生,甚至有一天連自己都認不出來,亦無法再記起共同走過的歲月時,確實令人感到無助、沮喪和悲傷。

照顧者的同理心讓他們對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並產生共鳴 (Empathic Resonance)。 若家屬過度投入照顧者的角色,而忽視自身的需要,容易令身心持續虛耗。如未能適時舒緩壓力,有機會導致「耗盡」(Burnout) 這一種常見的照顧者身心疲憊的狀態。屆時思想容易變得負面、消極,甚至對親人產生怨懟的態度。

很多舒緩照顧者壓力的方法包括運動、保持社交及興趣,或出外度假等,均鼓勵照顧者給予自己空間,暫時放下照顧者的角色去滋養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家屬如何在與患者共處時可以減少痛苦和虛耗。

靜觀–痛而不苦

靜觀減壓課程創辦人 Dr. Jon Kabat-Zinn把「靜觀」定義為「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覺察當下此刻,藉以瞭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靜觀修習如觀呼吸、靜坐、瑜伽、身體掃描等練習,有助培養專注覺察及靜定,讓我們可以更從容地應對生活壓力,提升身心健康。

靜觀修習讓我們有意識地、友善地覺察和接納當下的種種經驗,包括自己的情緒、思想、身體狀態;以至照顧至親的壓力等。這有助培養平等心(Equanimity),對緩解照顧壓力很有幫助。我們亦學習對當下的一切,包括愉快和不愉快的,都如實地覺察、確認和接納,不依戀亦不抗拒。這種開放的覺察和接納,為我們騰出一個空間,從慣性或感覺主導的自動反應中跳出來,學習平靜地,更有智慧、更善巧地面對壓力和照顧自己。這亦有助減低因抗拒、厭惡以及各種壓力反應而生的所謂第二支箭之苦。受苦了,停下來,關懷一下自己,不再無意識地繼續向自己放箭,令彼此傷上加傷。

三步呼吸空間

修習靜觀最理想是學習之後可以持續地每天練習。如果現階段未能實行的話,可以時不時在忙亂的生活中有意地停下來,覺察一下此刻呼吸的感覺。亦可以給自己一個幾分鐘的呼吸空間 (取材自靜觀認知療法),好好關懷自己。

呼吸空間練習錄音連結: https://youtu.be/-wQhEX9775o

资料来源: healthyd

网址:

作者:

相关标签 - 減壓,認知障礙症,靜觀 減壓,認知障礙症,靜觀



留言

用户图片
留言框
我的图片
留言框
Previous 创建完善社区中医诊所医疗网 提升居民生活质素 Next 运动医学结合锻鍊 助运动员圆梦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标签

登入

请先登入方可进行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