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城市.一】轮椅学生与时间竞赛 追赶失去的时光
- [香港01/社區]Andrew今年20岁,刚刚考入大学,如果没有患上成骨不全症,他大概会过得更无忧无虑,而不是每次出外都计算着时间,以超快速度穿梭于闹市。轮椅的四个辘,代替了双腿,没法上上落落,但他依旧喜爱走在路上,人来人往,他自觉与一般人分别不大。......
Andrew今年20岁,刚刚考入大学,如果没有患上成骨不全症,他大概会过得更无忧无虑,而不是每次出外都计算着时间,以超快速度穿梭于闹市。轮椅的四个辘,代替了双腿,没法上上落落,但他依旧喜爱走在路上,人来人往,他自觉与一般人分别不大。
自六岁那年坐上轮椅,他已察觉自己的生命与别人不一样,别人的孩子爱跑到公园溜滑梯、荡秋千,他看着羡慕,总会问为什么自己不能出去。父母捺着性子一遍遍跟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每个人做到的事情都不一样,不需要与人比较。慢慢地,他接受了身体的局限,发现在家看书、玩玩具亦是乐趣,「我不需过别人的生活才叫人生。」
相比无法自如地走动,路人的指指点点才叫他不适,「以前出街经常被人歧视,最离谱试过有个人拖着小朋友指着我说,不要学佢啊,佢就系因为太曳才跌断只脚,要坐轮椅。
幸好,学生时代在特殊学校度过的他,收获不少友情和自信,相对友善的学习环境、同样自强不息的朋友,还有来自老师的鼓励,让他无风无浪地跨过成长的岁月,能够宽容地看待世界。父母亦常督促他好好读书,出发点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深明儿子的局限,知道他无法做体力劳动的工作,读不成书难以搵食。
愈长大,他愈明白作为轮椅人士的无奈,出街要绕远路、比别人花时间是其次,真正的困惑来自于社会的不友善及误解。去年9月,他顺利考入香港教育大学修读通识教育科,从特殊学校的安舒区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而校园又只有他一个轮椅学生时,那种不适应又再涌上心头。他益发觉得朋友不易找,一些看似投契的人,在学期完结后往往自动消失。为什么?他想了想,说可能是自己怪吧,「通常有A有B有C可以选择,一般人都不会搵我做朋友。」
轮椅走天涯 环台碌爆六次胎
这些偏见大多来自不谅解,以为轮椅人士好麻烦,以为他们行得慢,以为他们必定论论尽尽。如果跟Andrew走一回,你会对轮椅使用者有新的认知。譬如他的一个大学同学,在刚过去的圣诞假期,便与他走了一转新加坡,五日四夜,两人从南玩到北,牛车水、小印度、滨海湾花园、南洋理工大学等都去过。朋友跟他一起走,发现要追上他的速度并不容易。访问那天,他常常手一推,便是几丈远,往往是记者和摄影师追着他跑,他反倒笑嘻嘻地说,朋友跟他出行也未必跟得上。
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个活泼的男孩不仅喜欢出街,还热爱运动,马拉松、羽毛球、乒乓球都有涉猎。空闲时他会从大角咀出发,经由南昌「走」至美孚,再从美孚绕回奥运站,全程11公里有上有落,他花一小时便走完,相比普通人一小时走四公里,快上许多。长久以来的健行习惯亦让他练就强劲的臂弯,那些在我们眼中颇斜的路,他轻易便碌过,「我上肢的活动力不错,拗手瓜甚至可以拗赢你们呢。」上肢灵活对他而言已属幸运,他认为在自己能推能行的时候,便要多出去看看,「我在身体上已经输蚀了,不能连足迹、眼界都输蚀。」这几年,每到放假他便计划去旅行,英国、日本、韩国、台湾都去过。去年6月,他与一班朋友更尝试环台,有时自驾游,有时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从台北到台南再到花莲,想拜访的景点很多,但适合轮椅人士的有限,他在出发前做足准备,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代步工具」不给力,轮椅因为密集移动而爆了六次胎,结果他去了单车铺六趟,「下次出去,我会记得带多一条胎。」
住大角咀的他,每天会在南昌站搭港铁到红磡,再转乘东铁线到大埔墟站,然后到巴士总站等那「唯一」一辆去教大的74K巴士,车程约1.5至2小时。途经教大的交通工具,还可选搭小巴或学校提供的穿梭巴士,然而前者向来不设轮椅位,后者是旅游巴,同样没有提供轮椅位。若搭校巴,大概一小时便能回校。
早于开学时,他已向学校反映能否在校巴加设轮椅位,惟全校只有他一个轮椅使用者,校方倚赖外判服务,他得到的答覆是「很难做到」。「现在已经比较好,大部分巴士都有低地台。」他说,低地台巴士未普及时,出门更不容易,他会先致电巴士公司查询。假如早已计划出门,他更会提早几天致电「预约」有轮椅位的巴士。即使成功预约,亦不代表用得到,因为巴士只有一个轮椅位,如果有人用了,他便要再等。后来,巴士的无障碍设施有改善,但轮椅位的数目依然只有一个,偶尔赶时间或搭不上车,他会选搭Uber。
同样车资 不一样的对待
市面上供轮椅使用者选择的点对点交通工具并不多,Uber是其一,还有专门服务伤残人士的复康巴士、钻的、星群的士等。最经济实惠的当然是复康巴士,24元起表,一公里才跳一次表,从南昌到教大也不过五六十元,前提是预约得到。申诉专员公署去年3月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全港目前有156辆复康巴士,2016年约有12.2万宗预约,最后有3万宗退出,9,000多宗未获安排,申请者需提早半年至一年预约。「复康巴士的价钱真的很公道,但我系book唔到。」Andrew无奈道。
钻的、星群亦不在他的考虑之内,因预约费或起表费也要数十元,价钱不菲,而在Uber与的士之间,Andrew倾向选择服务较好的Uber。「我亦不想坐轮椅,这不是任何人的错,我也希望可以享受生活。」会这么说因他受过太多气,「司机觉得轮椅人士麻烦,未必愿意开车尾箱放轮椅及搀扶上落,他们觉得浪费时间,认为帮了你会赚少了钱。」
即使是巴士,他亦不时遇上黑口黑面的司机,不情不愿为他打开轮椅斜板,下车时若没有预先通知,更会被反问为何不出声,「这样搭车很大压力,有时不是不想讲,而是繁忙时间那么多人,难道要大叫下车吗?」轮椅位旁边设置的蓝色按铃形同虚设,Andrew试过好几次按了钟,但司机并不知道有落,「连上下车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处理得不好,真的有点失望。我们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我畀足钱,为何要被你黑口黑面,伤残人士并没有欠你什么,既然我们存在,社会应该接纳。」
近日他开始往郊外跑,发现原来香港也有部分行山路线适合轮椅人士,如雷公田至清潭水塘一段,「行山是很特别的体验,之前没想过可以做到,如果可开拓更多路线绝对是好事,可以鼓励伤残人士多活动。如果他们做得到,变相可加强自信。」他更在脸书个人专页「四个辘,走天涯」分享各种出行感受。
轮椅人士行山会有甚么特别的体验?与我们行山又有甚么不一样?
资料来源: 香港01/社區
网址: 原文网址
作者: 伍麗微
残疾人士,行山,无障碍设施
Previous 辅警推著“轮椅老人”过马路 Next 【无障碍城市.二】这么近那么远 一场轮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