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骨无碍执教鞭 「离地」中大学者与「异己」学生讨论刺激思考
- [香港01]开学一个月,不少人成功跨过大学的门槛,向知识分子进发。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有批判思维,而批判思维强调的,不只是挑战别人的观点,也要挑战自己的想法,以及摒弃社会的刻板印象。......
开学一个月,不少人成功跨过大学的门槛,向知识分子进发。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有批判思维,而批判思维强调的,不只是挑战别人的观点,也要挑战自己的想法,以及摒弃社会的刻板印象。
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讲师郭柏年,在这方面可谓「身教」,他自小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骨」,但自言自己不是那些刻板的励志故事:「我不算勤奋,不刻苦读书,求学时期成日挂住打机。」事实上,日常在课堂上,他亦不停挑战学生的想法,「当你赞成,我就反对,当你反对,我就赞成。
柏年身患「玻璃骨」在中大任教,平日要用轮椅代步,是名正言顺的「离地」学者。郭柏年自言天性乐观,对身体上的缺陷看得很开:「没有比较,你一出生就有玻璃骨,的确比较容易接受。」
当然,「玻璃骨」还是为郭柏年的成长带来不少阻碍,而目前在工作上,他只能在课室白板上较低的位置书写,再以电子工具协助教学
SEN成才 自己就是例子
郭柏年指自己算是真实例子,证明有特殊学习需要(SEN)的学生一样可以成才,可以贡献社会,不过他补充道,自己不会是典型的「生命斗士」:「我不算勤奋,不刻苦读书,求学时期成日挂住打机」,说得如此坦白,是不希望大众对SEN学生有过度美化,毕竟他们都不过是普通人。
理由比立场更重要
任教多年的郭柏年表示,接触到的学生不时都「各走极端」,一种是有强烈的立场,相当固执;另一种,是完全没有立场,相当「中立」。郭柏年说:「表面上看来是两种极端,但我觉得骨子里是同一类人,他们没有认真思考。」前者凭感觉去决定自己的立场,后者就懒理世事。
与「异己」讨论能刺激思考
郭柏年相信与「异己」讨论是最能刺激思考、扩阔思维的方法,因此平日都爱挑战学生的原有想法,「当你赞成,我就反对;当你反对,我就赞成。」他又会提醒学生不要猜测他的立场:「现在的学生最喜欢就是估老师是什么立场,然后说老师想听的论点。」
郭柏年所做的,目的不在于改变学生的立场,而是要学生思考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他提到,批判思维强调的,不只是挑战别人的观点,也要同时挑战自己的想法。
劝学生趁青春在学多尝试
批判思维又好,逻辑又好,听起来有点沉重又「离地」;在课堂上,郭柏年就要用和学生比较贴近的话题来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包括社会议题和爱情:「就当你什么都不关注,但爱情仍然是许多青年人憧憬的事,讲起爱情,他们都会有反应。」
然而,郭柏年都留意到这一代的大学生都较务实,他期望学生都能够善用光阴,不过不只是勤奋学习,而在于尝试自己想做的事:「要在大学阶段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无论你试的是什么,涉及的成本都是最低。」
资料来源: 香港01
网址: 原文网址
作者: 何敬淘
郭柏年,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讲师,成骨不全症,香港
Previous 跟自己比赛! 年少发病无力翻身 今成轮椅羽球选手 Next 狗狗遇车祸瘫痪 主人定制轮椅助其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