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大山深處,一個人的課堂;風雨無阻,接力送教兩年半。

在浙江省淳安縣浪川鄉,12名鄉村教師組成一支送教隊伍,接力為13歲的輪椅女孩汪淩瑩上門輔導功課,從2014年的夏天起,這些老師打開了汪淩瑩的希望之門。而這12名鄉村教師,從50後到90後,每一位都令人尊敬:他們在最沒有人關注的地方,在最難出成績的學生身上,用平凡的舉動,點亮了不平凡的生命之光。

“如果讓她放棄上學就等於放棄她的未來”

2014年9月1日,對浪川鄉雙源完小校長蔣有兵來說,是一個特殊又難忘的日子。“我當時正在辦公室,一個中年男人背著一個雙腿明顯變形的小女孩走了進來,安頓好後又跑下樓,背了另一個雙腿殘疾的女人過來……”蔣有兵回憶道,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汪淩瑩一家人。

那一年,汪淩瑩10歲。因為先天疾病脆骨症,她無法走路,也因為家庭貧困,母親有同樣的疾病,家裡也無力照料她在學校正常上課。可她依然說:“校長,求求你讓我來讀書吧,不讀書,我和爸媽都沒有飯吃。”

明知道很睏難,蔣有兵還是答應試一試。然而汪淩瑩只上了一天學,就不得不被“勸退”了。“上廁所是個大問題。”蔣有兵說。鄉村學校,廁所在教學樓外,都是蹲坑沒有座便器。汪淩瑩上一次廁所,要兩三個老師幫忙。“可那時學校總共才兩個女教師,完全顧不過來。”

這不得不讓蔣有兵犯了難,但他知道“如果讓她放棄上學就等於放棄她的未來”,他無法把一個渴望上學的孩子拒之門外,學校的其他老師們也無法拒絕。

2014年9月,就在汪淩瑩“退學”一個星期後,這支由12名教師組成的送教隊伍正式出發了:每週一次上門教學,每次上課兩個半小時以上。至今,先後有2名老師調離、3名老師退休,可隨即又有新人接過“接力棒”。兩年半來,風雨無阻。

他們都是夢想的守護者

從雙源完小到汪淩瑩的家,有近四公里的路。這裏不通公交車,每次送教,12名鄉村教師都是走路或騎車。浪川鄉的天氣雨天居多,即使路上泥濘,十分難走,他們也從未缺席過。

61歲的王解放,是送教隊伍里年紀最大的老師。第一次去汪淩瑩家見到的場景,讓他鼻子發酸:母女倆都無法站立,靠著一條小板凳在屋裡挪來挪去;父親滿臉滄桑、雙手粗糙,形如六七十歲的老人。在他進門的那一刻,全家都朝著他看,滿含期盼。“我也有女兒,我知道在他們心裡,老師就是全部的希望。孩子的身體已經殘疾了,不能讓她的思想再殘疾!”

25歲的王彩君是學校最年輕的老師,同樣是“大山裡的娃娃”。她深知老師對山裡孩子的重要性。去年入職後,她便接下了為小淩瑩送教的接力棒。2017年春季開學的第一課是她上的。為了讓汪淩瑩感受年味,王彩君彎著腰,手把手教她寫“新年好”三個字。這一彎,就是整整兩個小時。等汪淩瑩學會時,王彩君才發現,自己的腰已經挺不直了。

汪淩瑩第一次握筆,是唐曉莉老師手把手教的,她曾經懷著8個月的身孕還堅持上課;汪淩瑩第一次寫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是46歲的王蘇妹老師教的,她特意讓汪淩瑩對著戶口本上的名字,寫了一遍又一遍;汪淩瑩第一次學量尺,是滕旺老師教的,因為汪淩瑩的視力問題,他特製了一把放大5倍的尺子,“用硬紙板還能防止反光,她更容易看見”;小淩瑩的第一條紅領巾,是蔣有兵親手為她戴上的,這是她2015年兒童節收到的特殊禮物……

但對老師們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他們一直在為汪淩瑩籌劃未來,成為她茫茫人生中的一盞啟明燈:給她添置了台式機,讓她學習上網,學會算賬。在他們眼裡,或許有一天,這個殘疾女孩能真正“站”起來,自食其力。

在蔣有兵的案頭上,記者還看到了一疊特殊的筆記本,是汪淩瑩的“送教冊”:每位送教老師上完課後,都會在本子上記錄下那一節課汪淩瑩學了什麼,下一位老師會參考記錄備課,確保教學內容銜接。從第一節課的“會讀拚音”到最新一節課的“會算加減”,這5本厚厚的“送教冊”,記錄下老師們辛勤教學的每一個步驟,也記錄下汪淩瑩成長的點點滴滴。

輪椅女孩接受治療,愛仍在延續

如今,汪淩瑩在當地政府、學校等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下,已經前往浙江省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康複的費用完全不用我們操心,現在就是想讓汪淩瑩能快點站起來。”汪淩瑩的父親汪炳禾說。

在汪淩瑩病房裡小小的桌子上,一直擺放著紙和筆,即使暫時離開了“一個人的課堂”,汪淩瑩還堅持學習,每天練字和算術。

兩年半時間,汪淩瑩已經學會了100多個字,100以內的加減法也算得很快。這讓汪淩瑩的父母很驕傲。汪炳禾說:“我跟妻子都不識字,女兒能獲得這樣的教育,我們很欣慰也很感激。”

即便汪淩瑩已經在醫院接受治療,蔣有兵和老師還時常來醫院看望她,給她“補補課”,愛仍在延續。雙源完小的同學們,也錄了小視頻給汪淩瑩鼓勁加油。“汪淩瑩,祝你早日康複來校上學,我們永遠是同學!”“汪淩瑩,希望你能和我們一起在陽光下奔跑。”雙源完小的66個孩子,疊了66只千紙鶴,在每一隻千紙鶴的翅膀上寫下了對汪淩瑩的美好祝福。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是毛澤恩老師教汪淩瑩唱的第一首歌。在醫院的病房裡,汪淩瑩還時常輕輕哼著這首熟悉的歌謠,就如歌詞里泛著的希望之光。

這樣的教學,看不到名,山裡的教育難出“狀元”,更不用提先天條件弱於常人的殘疾女孩;也看不到利,這個家徒四壁的家庭,幾乎每位老師都曾貼錢買文具、買禮物,更毋庸說補課費。甚至沒有人能斷言,他們的一切努力和堅持,是否能真正改變一位偏遠山村殘疾女孩的命運。

但這12位鄉村教師仍然願意守住這一絲的可能性,正如他們為汪淩瑩勾勒的夢想。送教老師王解放說,我們都希望她能認識外面的世界,能自食其力,能更有尊嚴地快樂生活。

資料來源: Sina 新浪香港

網址:

作者:

相關標籤 - 浙江省,淳安縣,浪川鄉,汪淩瑩,鄉村教師 浙江省,淳安縣,浪川鄉,汪淩瑩,鄉村教師



留言

用戶圖片
留言框
我的圖片
留言框
Previous 愛心幫扶助癱瘓小夥獲新生 Next 長照人力缺很大 全國還需一萬多人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標籤

登入

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