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罹患肌萎症 投入病理貢獻心力
- [聯合新聞網]口述/耕莘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肌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陳燕麟......
口述/耕莘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肌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陳燕麟
一月我剛從日本進修回來,這次赴日學習肌肉病理,獲益良多,由於國內懂得肌肉病理鑑別判斷的醫師愈來愈少,去年8月赴日進修就是希望能為自己的疾病肢帶型肌肉萎縮症(簡稱肌萎症)貢獻一份心力。
醫院支持 建罕病實驗室
生病了20多年,這個病目前還沒有藥醫,連正確診斷都有困難,這也是我想要進修的原因。即使坐輪椅的時間愈來愈長,我還是在耕莘醫院的支持下,赴日進修,在這半年內移工跟母親兩人,輪流飛來日本照顧我,讓自己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幾年前,我就想要靠新科技幫自己的疾病解碼,先靠著募款成立肌肉罕病實驗室,幫助未確診的肌萎症患者或家屬,進行基因檢測公益計畫,後來在醫院的支持下建立標準實驗室,開始投入相關研究。
肌萎市場太小 決定投入
當病理科醫師並非我的第一選擇,我從小接觸最多的是神經內科醫師,也希望能研究自己的疾病。但是實習時,發現自己光幫中風或神經損傷的病人檢查都無法完成,就知道無法照顧臨床病人,因此改選醫療後線的病理科,也因此接觸了最夯的基因檢測及分子病理學。
剛開始,是開發最夯的癌症基因檢測篩檢模組,但在念博士班時師長告訴我,「你是病人又喜歡研究,不探究自己的疾病太可惜了。」後來想想也對,因為肌萎症市場太小沒有人想要研究,自己不投入不會有人想到我們,我也不認為肌萎症很難,若有像癌症這麼多學者業者投入,應該也可以很快就找到治療方法。
生病不痛 只是行動不便
我一直認為自己很幸運,生病不痛也沒傷到腦,只是行動不便,常常當自己得的是富貴病,只要出張嘴就有人可以幫忙。
我在國三時跑步速度愈來愈慢,無法踮腳尖,當時以為是要應付考試沒體力造成,後來家人覺得不對勁,當醫師的姑丈建議去看神經內科,高一時就確診為肌肉萎縮症。
本來以為可以開刀治療或吃很難吃的藥加復健就可以了,沒想到卻是得了罕病,醫師直接說:「就這樣子了,沒有藥醫。」
我常常躲在被子裡痛哭,但又不想當個哭哭啼啼的花系列男生,後來在家人鼓勵下,想當醫師來了解自己疾病,也如願考上了輔大醫學系。
雖然考上了第一志願,但沮喪的情緒每隔一兩周就會出現,「有時洗完澡,會看著自己的腳,對它喊:『你動啊!你動啊!』但它就是不會動啊…」直到在新店耕莘醫院上班的第一年,我終於徹底地醒了。
病友當講師 給人正能量
我不喜歡別人碰我的肢體,平常去上廁所也不需要別人幫忙,但有一天我蹲著上廁所居然起不來,卻因自尊心作祟想靠自己,在嘗試了各種可能後我還是放棄了,此時剛好有人進來廁所,就立刻出聲請人家幫忙,這件事讓我有點難過,但想想生病都這麼久了,就想開了。
去年我接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有個重大的任務就是想帶著病友走出去,賦予他們任務,當一位病人就有責任讓外界認識這個疾病,目前已規畫一系列活動,會請病友當講師,給予講師費,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用的人,也可以藉由與正常人互動的課程,讓病友知道自己也能帶給旁人正能量。
醫學辭典/肌肉萎縮症
肌肉萎縮症是一種基因缺損的疾病,有很多種類型,包括裘馨型、貝克型、脊髓型等,其中以裘馨型為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一種。
因為有缺損的基因會使肌肉細胞功能逐漸喪失,隨著年齡增加,肌肉受損程度愈嚴重,以致患者肢體無法活動自如,並且造成各關節攣縮變形,必須靠支架輔助或輪椅代步,甚至於癱瘓在床上。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網址: 原文網址
作者: 蔡怡真
耕莘醫院,肌萎縮症,陳燕麟,輪椅,病理,基因
Previous 身障婦電動輪車代步故障寒風中 內埔警即時發現助返家 Next 穿著ME的女人在阿斯達(Asda)廣告上的喬治(George)上與她的輪椅共舞並向人們展示了動態輪椅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