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保龄击倒年龄障碍 黄美兰下半场转赛道 55岁出战亚残运
    保龄击倒年龄障碍 黄美兰下半场转赛道 55岁出战亚残运
  • 天桥取景——黄美兰早前参与「英雄问出处」运动摄影展拍摄,摄影师程诗咏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沙田一条桥上取景,既是她上班的地区,天桥也令人联想到保龄球赛道。
    天桥取景——黄美兰早前参与「英雄问出处」运动摄影展拍摄,摄影师程诗咏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沙田一条桥上取景,既是她上班的地区,天桥也令人联想到保龄球赛道。
  • 活动缓退化——黄美兰认为,就算不是运动员,年纪大了也要多活动身体,延缓退化
    活动缓退化——黄美兰认为,就算不是运动员,年纪大了也要多活动身体,延缓退化
  • 必先利其器——每次训练前,黄美兰都会戴齐装备,特别出球要用不小的力度,故要有适当装备,以避免受伤风险
    必先利其器——每次训练前,黄美兰都会戴齐装备,特别出球要用不小的力度,故要有适当装备,以避免受伤风险

在9月初落幕的2018亚运会,香港奖牌数目达历届之冠,一班运动员刚凯旋而归;另一批健儿又整装待发,他们是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下称亚残运)代表,当中包括年届55岁的黄美兰。

自1980年代起投身残疾人运动,剑击、篮球、田径……黄美兰无一不精。小儿麻痹症使她行动不便,却没掩盖她好动的天性;即使年纪渐长体力下降,但她拒绝为运动生涯画上句号,再次转型成为保龄球手,一样交出亮丽成绩。

今届亚残运将于10月6日于印尼揭幕,香港103名选手陆续飞往当地,黄美兰留待下周二随队出发,但备战工夫早在半年前开展,「平时每周训练3日,每次3小时,近半年每逢星期六都要加操,星期日更是朝十晚五,集中训练」。

3岁患小儿麻痹症 致行动不便

大战当前,黄美兰没有流露紧张神色,毕竟她已累积了无数大赛经验:投身保龄球项目前,她是一名田径运动员,更是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亚残运前身,下称远南残运会)金牌得主。

「可能我喜欢郁动,凡有兴趣的运动都会去试。」自言是活跃分子的黄美兰,偏偏因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以致行动不便,多年来要使用拐杖出入,「家人说我3岁前能够正常行走,但我没印象了。可能因没有健全时的记忆,我倒不觉得残疾令我失去了什么」。

不过在童年,她未有太多机会接触体育,每周活动限于上学和去教会,基本属于静态。转变出现在中学阶段,她报名参加了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现为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的游泳班,「当时纯粹想学懂游泳,却变成一个契机,自此就想接触更多运动」。

她试过学剑击、打篮球,还入选了女子篮球队,「在1982年,香港是远南残运会东道主,有人建议我在篮球以外,不如多参加一个项目,我便参加推轮椅比赛,自此对田径产生兴趣」。她先接受径项训练,其后转练掷项,2006年远赴马来西亚参加远南残运会,便夺得掷铁饼的金牌。 

年纪大欠爆炸力 弃田径转打保龄

田径生涯走得顺利,但在踏入人生下半场之际,黄美兰选择再迎接新挑战。一同去马来西亚的,还有保龄球残疾人运动员和教练,「闲谈间,我问到保龄球有没有轮椅组训练,保龄球队教练当时说只有视障人士组别,但回港后可以考虑增设」。结果轮椅组训练真的成了事,黄美兰顺理成章参与其中。 

坐着轮椅打保龄球,原来有不少讲究的地方,「例如装备上,跟平时的轮椅不同,我要加一块木板在座位上,否则身体容易堕下及摇摆,影响出球稳定度」。出球要用的力度也不小,所以一去到训练场,举手、转手、扭腰等热身动作要做足,确保有足够力度及不会受伤。

由零开始学打保龄球,一直敢于尝试的黄美兰直言,一学就喜欢上,「保龄球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快乐,见到自己打中10个瓶,谁都会觉得兴奋吧!有了快乐才有动力,而不是被迫练习」。起初练习不太频密,她还能兼顾田径项目,后来她入选了保龄球代表队,便决定放弃田径,「主因是田径对体能要求较高,即使掷项都讲求爆炸力」。

年纪大了,体能的确会倒退,跟黄美兰同期的残疾人运动员,大多数已退下火线,「1980年代一同起步的人,好像只剩下两个仍参加体育训练,都是打乒乓球的」。年纪增长,体力下降,她没有否定现实,反而果断转型,「不会不舍得田径,就算是健全的飞人,跑了10年都要退下来!我预计到会被年轻人追上,又有转打保龄球的良机,自然要把握了」。

转型,少不免遇到困难,黄美兰笑言,打了约10年保龄球,教练至今都觉得其姿势不够完美,「我也自问有些动作做不好,例如手摇动的速度不足,球速便不高」,于是她加紧操练,尤其针对体能,「道理很简单,普通人读书成绩不好,唯有将勤补拙,残疾或者年纪大的人都一样,要靠努力,没有捷径可言」。

另一个难关在于怯场,经验丰富如她,挑战新项目时也会忐忑不安,「如果当日要比赛,早上的胃口会差一点,去到球道又不停想东想西」。要克服这种情绪,没有特别方法,只能累积经验,「比赛经验对一个运动员很重要,适应了就不易怯场,又可以见到其他人的水平,了解自身的优劣」。

记忆犹新是7年前的台湾之旅,首次参加海外保龄球赛事,令她大开眼界,「我没有想要得到名次,更开心的是跟当地选手交流,看他们现场如何放置轮椅,又会交流打球的心得」。她不讳言,在装备、姿势等方面,香港的教练都有给予指导,但始终是健全人士,「就算他体验坐轮椅,设身处地去想我们的需要,难免忽略一些细节,这时选手之间的分享就很有用」。

愈退化愈需勤动保活力

黄美兰现时担任文职工作,白天上班,夜晚受训。在毋须训练的晚上,她会坐着轮椅,在户外走大约5至7公里,「一来练气,二来强化骨骼,残疾人士身体倒退得快一点,要设法加强身体机能」。

这个道理也能套用到长者身上,以运动强身健体,背后更代表了积极的心态,「有老人家因行动不便而减少郁动,很快由拿拐杖变成坐轮椅,再变成坐电动轮椅,其实应该抱相反的态度,愈有退化迹象就愈要动,尽力保持活动能力。5公里太剧烈的话,便由1公里起步」。

对同龄甚至更年长人士,黄美兰鼓励他们不要「收埋自己」,「你看我,有没有因残疾或年纪大而不开心?我很有阿Q精神,如果不是残疾,我未必参加到亚运和奥运」。在她眼中,不论年纪和身体如何,都可以抱乐观心境。「我行路是比较差,但能上学,能上班,有家庭,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又怎会觉得缺乏呢?」 

资料来源: 明報新聞

网址:

作者:

相关标签 -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黄美兰,保龄球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黄美兰,保龄球



留言

用户图片
留言框
我的图片
留言框
Previous 中国肢协向青海省肢协捐赠轮椅将投放至医院等供残疾人使用 Next 动物之家展现动保成果 澳洲猛男:令人惊艳!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标签

登入

请先登入方可进行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