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體壇一家】大腦麻痺郭海瑩坐輪椅摘殘奧金牌 爸媽化身教練裁判組硬地滾球鐵三角
    【體壇一家】大腦麻痺郭海瑩坐輪椅摘殘奧金牌 爸媽化身教練裁判組硬地滾球鐵三角
  • 有大腦麻痺郭海瑩曾奪殘奧金牌,跟爸媽一起參與硬地滾球。
    有大腦麻痺郭海瑩曾奪殘奧金牌,跟爸媽一起參與硬地滾球。
  • 郭海瑩(Karen)是硬地滾球港隊運動員,曾在08年殘奧摘金。
    郭海瑩(Karen)是硬地滾球港隊運動員,曾在08年殘奧摘金。
  • 硬地滾球講求思考、專注力和協調肌肉,適合大腦痙攣及肌肉萎縮者參與。
    硬地滾球講求思考、專注力和協調肌肉,適合大腦痙攣及肌肉萎縮者參與。
  • 一家都有參與硬地滾球,女兒是運動員,爸爸是總教練,媽媽則是國際裁判。
    一家都有參與硬地滾球,女兒是運動員,爸爸是總教練,媽媽則是國際裁判。
  • Karen由細到大都是爸媽的寶貝女。
    Karen由細到大都是爸媽的寶貝女。
  • BB時的郭海瑩。
    BB時的郭海瑩。
  • 郭海瑩在1歲多時確診大腦痙攣,肌肉不夠力長時間站立。
    郭海瑩在1歲多時確診大腦痙攣,肌肉不夠力長時間站立。
  • 昔日是爸媽帶女兒旅行,近年是海瑩帶爸媽去外國參賽。
    昔日是爸媽帶女兒旅行,近年是海瑩帶爸媽去外國參賽。
  • 郭海瑩有嘗試不同的運動。
    郭海瑩有嘗試不同的運動。
  • 小時候的Karen可以著物件,自己站一回兒。
    小時候的Karen可以著物件,自己站一回兒。
  • 爸爸郭克榮是港隊硬地滾球總教練,但不是海瑩的直屬教練。
    爸爸郭克榮是港隊硬地滾球總教練,但不是海瑩的直屬教練。
  • 郭氏一家分享參與硬地滾球經歷,傳遞生命影響生命的訊息。
    郭氏一家分享參與硬地滾球經歷,傳遞生命影響生命的訊息。
  • 爸爸一直是女兒的最強後盾。
    爸爸一直是女兒的最強後盾。
  • 父女感情很好,關係亦師亦友。
    父女感情很好,關係亦師亦友。
  • 17歲的Karen,在2004年雅典殘疾人士奧運會已嶄露頭角。
    17歲的Karen,在2004年雅典殘疾人士奧運會已嶄露頭角。
  • 郭海瑩加入硬地滾球運動港隊20年了,她希望一直投入此運動。
    郭海瑩加入硬地滾球運動港隊20年了,她希望一直投入此運動。
  • 屈臣氏蒸餾水默默背後付出的運動員家人,頒發「運動員的最強後盾」,捐出20萬元全數支援殘疾運動員的地區發展。
    屈臣氏蒸餾水默默背後付出的運動員家人,頒發「運動員的最強後盾」,捐出20萬元全數支援殘疾運動員的地區發展。
  • 2008年北京殘奧會香港運動員返港,郭海瑩與蘇樺偉、余翠怡和陳蕊莊奪牌。
    2008年北京殘奧會香港運動員返港,郭海瑩與蘇樺偉、余翠怡和陳蕊莊奪牌。
  • 郭氏一家齊出席屈臣氏蒸餾水向運動員最強後盾致敬頒獎禮。
    郭氏一家齊出席屈臣氏蒸餾水向運動員最強後盾致敬頒獎禮。

郭氏一家三口關係因「硬地滾球」變得更緊密!各司其職,女兒郭海瑩是運動員,爸爸郭克榮是教練,媽媽Pauline則是國際裁判,一家三口曾登上多個國際體壇賽事。爸媽回想女兒小時因大腦麻痺而飽受歧視,如今能登上殘奧,更是金牌得主,為傷健女兒感驕傲,有種吐氣揚眉的感覺!

85後的郭海瑩(Karen)有大腦痙攣(又稱大腦麻痺),肌肉協調受影響,說話有困難,需靠輪椅代步。媽媽回想女兒約10個月大時已察覺有不妥,約1歲被醫生判斷為患大腦痙攣,主要是腰部沒力,站立不到,生活上要人幫忙。媽媽回想︰「當初海瑩有病,我們有些難以接受,加上當時社會很多人用奇異眼光及很多說話,其實是難受的。」

大腦麻痺肌肉不協調

海瑩大約6、7歲坐輕巧BB車,媽媽帶她到公園時,有位小朋友跟住海瑩,媽媽有少許不高興,那些不接受傷殘人士奇怪的目光叫她們難堪。可是,Pauline明白到接受需要由家人做起。

「我要先接受女兒,事事才可以回復正常,不會經常不開心。當時我跟那位小朋友說,「姐姐有病,不可以好似平常人這樣行」。後來我發現當有人問海瑩,海瑩就會跟他人說自己有病才需要坐Buggy或輪椅。」

海瑩開始接受自己,學會與傷殘共存,她回想「只是話俾小朋友知,我有病需要坐輪椅,我真的行不到,要解釋給他知。」

硬地滾球講求思考與肌肉協調

爸媽有共識以女兒身體健康為先,發現有適合的運動,加上女兒又喜歡,非常支持她去玩。譬如海瑩嘗試游泳,但要抱著水泡未能自由去游,沒太大興趣,而硬地滾球就令海瑩愛上它。

「此運動一來我可以控制個波,二來其他運動我的身體未必兼顧到,最大的成功感都是硬地滾球。」

在小學及初中時就讀特殊學校香港耀能協會賽馬會田綺玲學校,郭海瑩已接觸硬地滾球,至約13歲時曾做一場髖骨大手術,住了醫院近大半年,出院時身體比較弱,爸媽希望女兒可玩一些運動助健康,海瑩回校參加了硬地滾球興趣班。

加入港隊約20年

爸爸郭克榮是港隊硬地滾球總教練,他解說硬地滾球運動講求腦筋思考,助培養專注力和協調肌肉,較適合大腦痙攣及肌肉萎縮者參與,本地特殊校都有此興趣班,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從中選材吸納適合的運動員。

海瑩正正是在校參與比賽奪冠,從而被選入港隊,她加入硬地滾球運動港隊有20年了,在2004年雅典傷殘人士奧運會已嶄露頭角,2006年在巴西世界錦標賽奪冠,至2008年的北京殘奧更是一鳴驚人摘金!其後硬地滾球改了賽制,郭海瑩的重心由個人轉向團體發展,繼續為港隊出力。

教練爸爸與裁判媽媽

爸媽當初主要陪伴女兒去訓練,由做義工開始,幫手推輪椅、照顧運動員等,慢慢認識硬地滾球。郭爸爸當初沒想過會成為教練,轉向第二人生事業。

「我有個初心,就是盡量希望幫到香港傷殘運動員,加上在2013年退休後,覺得時間全放在訓練可應付得來,就接受全職教練此挑戰。」

在旁的女兒點頭表示很支持爸爸的決定。媽媽則是在無心插柳成為國際裁判,當時有葡萄牙資深教練來港舉行一連三天的裁判班,由於爸爸當時忙會計工作,找太太幫手上堂,Pauline之後累積了數年經驗,現時是裁判,會主持多場有港隊之外的國際賽事。

「諗住讀多樣嘢無壞,這樣的心態去讀,讀完的早期我都沒有去參與的,只是陪同女兒出隊,沒有做裁判,直至海瑩取了金牌後,我就慢慢退出跟隊去做裁判,在2009年做到現時。」

吐氣揚眉為女兒驕傲

一家三口因硬地滾球有共同話題,爸爸直言家庭融洽許多,媽媽指女兒做了運動員,變相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有另外一頁,不少得著,包括去很多不同的地方去比賽,見識多了,亦為女兒驕傲。

「女兒現在做到運動員,有如此成就,當初2008年取得金牌,我有個感覺,好似吐氣揚眉的感覺。以前別人對我們很多說話,今日好像紓緩了,現在不會像以前覺得有種遺憾。」

郭海瑩很感謝爸媽,「多謝他們一直很支持我,他們都犧牲多的。我很多謝他們支持我做這項運動,有時練得攰,他們會煮些美味食物給我。」

原來郭爸爸除了是教練之外,也是家中的大廚,他笑說「2位女士好鍾意食豉汁蒸白鱔,我亦間中烹調和牛粒給她們」,而裁判Pauline也身兼「柴可夫司機」,負責駕車接送女兒及丈夫。

神徒聽MIRROR紓緩壓力

除了爸媽的悉心照顧助海瑩保持最佳狀態之外,她盡量控制心情,每一個比賽都有一定的壓力,會聽歌去紓緩。

「聽MIRROR的歌,我是「神徒」(教主Anson Lo粉絲之稱),最感動是《男排女將》插曲《神隊友》,覺得首歌好似我們team一齊,好有默契好團結。」

半職運動員的海瑩,忙訓練之外,也會一星期返一日香港耀能協會工場,擔任學員負責包裝,她亦擔任「耀能大使」經常去不同機構,包括中小學去分享。

「譬如小學生會很熱烈,向學生分享我的病患、如何接觸硬地滾球運動,亦會示範,他們好開心投入,那一刻我都好開心,做到生命影響生命。」

資料來源: Topick.com

網址:

作者:

相關標籤 - 家庭關係,家庭教育,兒童健康,爸媽心聲,硬地滾球,運動員,人物專訪,殘疾,教練,正能量 家庭關係,家庭教育,兒童健康,爸媽心聲,硬地滾球,運動員,人物專訪,殘疾,教練,正能量



留言

用戶圖片
留言框
我的圖片
留言框
Previous 【輪椅羽壇一哥】遇車禍截肢靠母親愛妻接納自己 陳浩源由不敢照鏡到貪靚學化妝 Next 睇到眼紅│輪椅童想打籃球 眾童出招齊射籃 傷健共融廣告有洋蔥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標籤

登入

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