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星期日人物】航拍攝影師鄭啟文 輪椅上看見香港
    【星期日人物】航拍攝影師鄭啟文 輪椅上看見香港
  • 一般人眼中南生圍必然要到橫水渡,Kevin雖然去不了,但可以從高角度看這地方。
    一般人眼中南生圍必然要到橫水渡,Kevin雖然去不了,但可以從高角度看這地方。
  • 元朗塱原的田野,在他的鏡頭下猶如顯微鏡下的植物細胞,密集而富有生命力
    元朗塱原的田野,在他的鏡頭下猶如顯微鏡下的植物細胞,密集而富有生命力
  • 夜晚的廟街,檔口的燈光從帳篷透出來。
    夜晚的廟街,檔口的燈光從帳篷透出來。
  • 跟外國相比,香港的郊野與城市的距離貼近得多。
    跟外國相比,香港的郊野與城市的距離貼近得多。
  • Kevin認為沙田瀝源邨是少數保留大型噴水池的屋邨,休憩設施與綠化空間充足,當年的屋邨規劃比現在的劏房豪宅更人性化。
    Kevin認為沙田瀝源邨是少數保留大型噴水池的屋邨,休憩設施與綠化空間充足,當年的屋邨規劃比現在的劏房豪宅更人性化。
  • Kevin形容勵德邨猶如兩個相連廁紙筒。
    Kevin形容勵德邨猶如兩個相連廁紙筒。
  • 既然輪椅爬不上山頂,就以航拍機的鏡頭代替自己去看世界。
    既然輪椅爬不上山頂,就以航拍機的鏡頭代替自己去看世界。

從高空俯望,方發現人類是多麼渺小。香港生活急速,今天全城討論的事件,轉眼間明天就會被新的東西掩蓋,有多少人會記得當下?鄭啟文(Kevin)是紀實攝影師,也是罕見病SEMD骨骼遺傳病患者,即使行動不便,出行要依靠電動輪椅,卻無礙他四處遊走,兩年前開始迷上利用航拍機,發掘更多香港的真隱世秘景,讓大眾用另一種角度看香港。

得來不易的私伙秘景

訪問當天,Kevin提議一起走路到南生圍,我們沿元朗站一路走到山貝村,他坐着電動輪椅,輕輕鬆鬆便到達他的「真秘景」。此處並非大家見慣見熟的南生圍,沒有橫水渡與木橋,卻有魚塘、農田、高山與日落美景,格外恬靜。

「如果我不是坐輪椅,可能我也會和大家一樣坐渡頭去了南生圍。亦因為我坐輪椅,所以我才會繞路找到這裏,風景也不會比那邊差」。從缺點中找到它的可取之處,再利用缺點做更多的事情,這才算實際。亦全靠這輪椅,他可以輕鬆攜帶更多器材上路,相機、航拍機和腳架,通通放在輪椅後。他坦言,殘疾是否不便,其實只是「睇你點睇」。

在香港展能藝術會工作的他,每日下午二時下班後,都會把握時間到處拍攝,不論鬧市與郊區,只要是輪椅可以到達的地方,都會有他的蹤影。「閒時就會在Google地圖上亂滑,前提是那裏准許航拍。當我無意中滑到一些有趣的地方,就會帶着航拍機出發。」由於航拍機電池電量只有二十多分鐘,所以每次起飛前,他都會先在地圖上構思要什麼畫面,不過總有很多時候,是拍攝回家重溫照片時,才發現驚喜。

顯微鏡下看香港「主角」

近年航拍愈來愈普及,多壯觀廣闊的美景都能拍下,Kevin的作品卻不追求高闊宏大畫面,反而經常聚焦在小處,構圖講求平衡對稱,例如元朗塱原,他不拍遼闊田野,而拍農夫在田壢上灌溉;富華邨井字型公屋,從走廊探出頭來的維修竹棚才是主角;拍攝廟街,他則選擇聚焦一條街上打開帳篷的檔口,夜裏透出琉璃般的彩色光芒。

雖然飛上去可以有廣闊美麗的景色,但我認為倒不如反璞歸真,把複雜畫面變成簡單、令人看得舒服的景象。很多人喜歡用Wide Shot拍下遼闊的景色,但我會在上空拍Top Shot,這樣看香港就像在顯微鏡中看植物的細胞。」在高處俯視城市,個子小小的Kevin希望用另一個角度帶觀眾看香港。

每次上山,都有不少外國遊客跟他擦身而過,外國人眼中的香港似乎比我們想像的更美,「為何很多時香港相片在各大國際攝影比賽得獎,因為這些畫面在外國人眼中很神奇,他們會驚訝何以滿天星星,荒山野嶺下那麼多高樓大廈。」反觀在外國,想看到美麗星空就要駕數小時車,到郊外才能看到。然而,最可惜的是,現在人們要拍電影或婚紗攝影,卻要走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才能找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感覺。

記錄快將消失的人性化建築

自小在柴灣興華邨長大的他,對公屋彷彿有種情意結,「興華邨是少數可以上天台的屋邨,而且是幾座樓連住形成一個大天台,如果不是航拍,人們不知道原來以前的屋邨有這種特色。」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華富邨,「從地面仰望,你只會覺得它最特別的莫過於那井字型的四方樓。但當你在上空看下來,除了是四方樓,其實連涼亭、地面階磚鋪排全屬四方形幾何學,從上面看才會發現屋邨設計者的心意。」

他早前去到沙田瀝源邨,着眼點則是那良久才噴一次水的花形噴水池。「以現在的建築態度來說,這麼大的噴水池空間,早就用來起多個商場,或是起多幢樓,這裏卻保留那麼大的噴水池,邨內也有不少球場,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雖是暑熱午後,走在邨內卻頗涼快,Kevin認為,這是因為從前樓與樓之間都會預留空間作通風設計,反而新型屋苑卻是要用盡每一處。

透過鏡頭,他看見風景,也看見香港規劃,愈來愈欠缺最重要的「人味」,近年很多美麗的建築物因重建而被清拆,新蓋的建築卻毫無美感,「例如灣仔囍帖街,明明是歐陸風格,又掛滿中國的紅燈籠,好像一隻變種怪獸,令人不知如何形容那種『核突』。」

堅持說「廢話」

由爭取保留皇后碼頭,到反新界東北發展,Kevin的紀實攝影作品,大多都是拍下香港快將消失的畫面,雨傘運動時,佔領區更經常見到他的身影。

「皇后碼頭時期,香港還未變得這麼快,但慢慢發現,變壞的程度好像變得愈來愈快。」而拍攝的議題亦較為小眾,或多或少與自身缺陷有關。「從小到大都清楚知道,當你沒有權力的時候,你便是小眾。」因為缺陷而多了人認識,他認為既然自己有能力拿起相機的時候,倒不如拍更多給觀眾看,令更多人認識社會上的議題,幫助社會上的小眾。

我之前一直介懷自己坐輪椅,因為做這一行會受到很多限制。」直至遇上啟蒙老師謝至德,他鼓勵Kevin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別讓輪椅限制自己,二人亦經常討論時事,Kevin笑言自己說的都是「廢話」。「因為就算說完,政府也不會理我,這不是廢話那是什麼?哈哈,不過政府好公平,即使全世界都在罵它,它也不會理全世界。」言談中不失自嘲的幽默。

尤其趁這片土地還剩下僅餘的言論自由的時候,他會繼續說「廢話」,可以拍照便繼續拍。因為香港委實變得太快。「我不敢說盡量將香港變好,只可以說,盡量減慢香港變壞的速度。我們可能是一包防腐劑,防腐劑不會令食物完全防腐,只是減慢了食物變壞的速度。」

資料來源: 明周

網址:

作者:

相關標籤 - 航拍/鄭啟文/罕見病/輪椅/攝影師 航拍/鄭啟文/罕見病/輪椅/攝影師



留言

用戶圖片
留言框
我的圖片
留言框
Previous 傷健共創「通天達人」 Next 車禍癱瘓 空手道國手變畫家

已成功加入收藏

我的標籤

登入

請先登入方可進行此行動